Tuesday, June 28, 2011

思考吧,孩子(二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破窗效应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关人类社会的现象研究,叫做破窗效应,就是说一个窗子被打破了,如果没有人去修补,不久,其它窗子的玻璃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;一面乾净的墙,如果出现一些涂鸦而没有即刻清洗掉,很快的,墙上就会布满了更多乱七八糟的图案。一个很乾净的地方,人会不好意思的丢垃圾,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,人就会毫不犹疑的丢垃圾,而丝毫不感觉到羞愧。这就是人类很奇特的现象

         
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,地上究竟要有多脏,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,再脏一点也无所谓,而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,人们才会自暴自弃,让它坏到底。这里不谈环境维护或垃圾处理的问题,而是谈谈如何面对时下风气败坏、治安不靖的情境。

    
人的坏习惯,如果没有从小就给以纠正,长大后形成习惯,要改就很难;而社会上的任何坏事,如果没有在一开始时就阻拦,一旦形成社会风气,想要重建道德的正路也会感觉困难重重。这些就好像防河堤,一个小缺口如果不尽快修补,一旦决堤,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
多年前笔者到新加坡探亲,住在亲戚7层楼高的公寓里,在言谈中,一张纸巾被风吹出窗外,发现时已来不及取回,原以为就此了事,谁知隔了几分钟后,两位警察就来按门铃,说有人看到有人从我们的窗口往外抛东西。在连声道歉及被口头训斥后,结束了一段与新加坡政府官员直接交手的经验,也深刻体会新加坡政府及人民在守法、护法及执法的决心。

    
不论是口香糖也好,结束南大的中文教学也罢,新加坡政府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执行政策的决心是不容质疑的。而在整顿治安方面,先以改善犯罪的环境,如加强绿化、不随地吐痰、垃圾清理等小处著手,使人们不易犯罪,再慢慢缉凶捕盗,一切回归秩序,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。

    
时下所谓的交通黑区、水患黑区及治安黑区,怎么来的?绝对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,也不是一开始就败坏的,而是政府一再疏忽、人民一再容忍,由一宗小车祸、一小袋垃圾、一宗小罪案,由少变多,由小变大,把犯法的人的心养大,把守法的人变弱势,使执法越来越困难;一开始,警察觉得这些都是小案件,不太理睬,而人民也开始自我判定小案件不去投案,渐渐的人民对警察执法失去信心,接下来对警察破案的失望,最后是对整体治安的绝望。

    
对於治安黑区,与其增设电眼或加强巡逻,不如直接进行临检,使歹徒不敢在该区作案,出门骑车不敢带武器,并加强非法场所的取缔,针对高利贷业者、吸毒者及非法外劳的执法,从最小、最容易的地方著手,先行建立警队的声誉,才能有效发挥警队威吓的力量,也才能有效降低犯罪率。

    
古人有云防微杜渐,打蛇要打七寸,以最小及最简单的战略思维及作法去取得最大的战果,不同的战略思维及格局规划才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,而有效的打破犯罪的环节,如骨牌一样,使恶性循环的犯罪行为无法继续下去,这才是根本解决时下治安不靖的思维及办法。
作者为环境安全行政主管/言论不代表本站立场)
(星洲日报/六日谭·作者黄初升·2006/08/19·星期六)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